贵州凯里:“富矿精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7-29


  在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浮法玻璃生产线建设现场★★★◆◆,也是一幅大干快上的建设场景。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是我们选择落户凯里的重要原因。”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静给出了答案★■■■◆◆。

  放眼凯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向着建设百亿级玻璃产业集群目标进军■★。玻璃产业园规划面积6100亩,规划布局玻璃原片生产区■◆◆★、建筑玻璃加工区、玻璃制品加工区★■、玻璃产业配套区,主要建设优质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光伏玻璃及玻璃制品配套等项目★★◆。凯里市玻璃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西南片区重要的玻璃制造产业基地,预计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新增税收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数4500余人。

  一条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上◆◆■■,从原材料投放到玻璃成型、切割、分包■◆、搬运,全自动化生产★■★◆,无间断运作……

  坚持以高新化、集群化、特色化为导向,“规划引领、市场配置◆■◆◆、创优服务■★■◆◆、产业优先◆■◆■★◆、平台调节■★、做优增量、盘活存量、龙头带动◆■■★、聚链兴业★★★★◆■”,时下◆★,凯里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领产业发展,实施优势资源深度转化行动■■★★■,从源头上把控优势矿产资源流向◆◆◆,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资源—材料—产品—产业”深度融通协同发展■★★■◆。(图/文 粟琼、杨联华、吴易泽)

  如今,凯里市围绕★◆“富矿★★■”持续“精开★■★”,在已获得3900吨/日浮法玻璃产能指标和1250吨/日光伏玻璃产能指标基础上,持续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面向广东佛山、河北沙河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积极引进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玻璃、玻璃纤维等高端玻璃生产企业落户。目前,凯里市现有玻璃产业链条企业16户(规模以上企业8户),其中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各1家,2023年玻璃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1亿元★★★,上游矿产品采选企业7家,中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生产制造企业3家★◆◆,下游精深加工企业6家。在建项目5个◆■★◆■,拟建项目7个,初步形成集矿石采选、玻璃生产◆■★★、玻璃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外市场。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柬埔寨籍研究生穆荣—— 今年是我在中国过的第三个春节★◆★◆,我和同学们第一次到“老北京”的四合院过春节,与居民们一起贴窗花、贴春联、挂灯笼……整个院子里红红火火,充满欢声笑语(见图★◆◆★,左三为穆荣,李世奇摄)■■★■◆★。我非常喜欢中国书法■■,练习书法有5年了■★★■,我用毛笔写“福★◆★★◆■”“龙年大吉”等字,送给附近居民★★。…

  “石英砂是玻璃加工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一期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一直是满负荷生产,带动800余人家门口就业,我们的玻璃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电子等领域。◆■◆★■★”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廖凌春说。

  贵州开行务工专列助返岗就业(2024春运一线分,西南地区高铁枢纽站贵阳北站开出今年首趟务工专列G2334次◆★■◆■★,搭载600多名黔南地区务工人员前往金华、义乌◆◆■、杭州、宁波等地返岗就业。自2月15日桐梓东站开出贵州首趟务工专列,3日内◆■,贵州榕江站、从江站、都匀东站、遵义南站等地相继开出7列返岗务工专列,服务超过4000余名黔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

  据悉,贵州黔玻永太二期项目总投资14.19亿元◆★★■◆◆,主要生产光伏玻璃生产线,建设一条一窑多线吨/日光伏玻璃生产线,配套建设两条光伏盖板玻璃生产线和三条光伏背板玻璃生产线(兼容盖板)■◆,新建原料车间、联合车间◆★★、深加工车间等。项目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新增带动就业500余人。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提高市场竞争力,凯里市积极支持凯荣玻璃有限公司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并积极为企业转型发展申请项目资金◆■■★■■,对原有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有平拉玻璃生产工艺改造成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工艺,建设日产360吨高白玻璃、240吨彩色在线d/h玻璃窑炉除尘、脱硝一体化改造项目★◆■◆■,以天然气代替煤炭为熔料,向绿色环保发展。目前,技改项目已于2月8日点火◆■■◆◆,年生产总值可达4亿元,税收2600万元,解决就业220人。

  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生产现场,处处一派火热的忙碌场景。

  群山环抱之中,一辆辆运送石英砂的汽车穿梭于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的多家工厂之间。随着机器转动,优质的石英砂原材料混合粉碎后,在经过偌大的窑炉高温熔融等一系列科学工艺后,就地转化成表面光滑■■◆■、光感十足的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凯里境内矿产资源优势独特◆◆,目前,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玻璃用砂岩、重晶石、铅◆★■★■★、锌★■★★◆◆、重晶石、铁等资源◆★★。其中■■◆★,玻璃用石英砂3.28亿吨★◆■★◆,平均品位98%,远景储量5亿吨★■◆★■◆,石灰石储量约50亿吨◆◆■★★,白云石储量约100亿吨,按日产5150吨玻璃产品计算,可供玻璃企业使用50年以上★■★◆★。石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三矿■■”实现就近供给★◆◆,为凯里玻璃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是连接贵州省和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重要门户。作为丰富的资源型地区,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凯里市积极抢抓“桥头堡”政策,全力将玻璃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作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首位产业来发展壮大,重点建设以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百亿级玻璃产业园。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2022年底★■★,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富矿精开”的工作要求★◆★。凯里市立足实际,全力做好“富矿精开”文章◆◆◆★◆,积极探索“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4个核心环节,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发利用◆◆■◆。

  行走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园区,处处跃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时时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该项目点火投产■★,标志着黔东南州石英砂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迈出重大步伐,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也打响了向光伏产业进军的第一枪,有力推动以玻璃为主的硅系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助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实现提质增效,为黔东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向绿色■◆★■、高端★◆◆■◆、环保集群发展,迈步走向高端玻璃制造新高地★◆■,凯里市■★■◆◆◆,一刻也不停歇。

  据介绍★◆,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640亩,总投资48.8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可安置就业2000人,可实现年税收2.9亿元。一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工程,总投资18亿元。二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600吨本体着色在线镀膜浮法玻璃生产线亿元■◆。三期项目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及相关深加工配套设施。三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60亿元,产品市场定位在华南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

  ■■★“我们二期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日点火投产,成为贵州省第一条千吨级光伏玻璃生产线,填补了省内大型光伏玻璃生产空白,带动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为打造区域一流的玻璃制造业及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有力的支撑◆★★。”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介绍。


关键词: